其他咨询在线客服
核心期刊投稿咨询在线客服
核心论文发表咨询在线客服
核心期刊论文咨询在线客服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在线客服
中文核心与sci期刊的关系
中文核心与sci期刊的关系是什么?SCI和国内核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SCI期刊是国际上检索系统中的一种,而核心只是针对国内的。有一部分国内中文核心也是国际sci期刊,但并不是所有的中文核心都被sci收录,只有部分是重合的,但是sci期刊收录的中文的英文版基本都是对应的中文核心。
一些国内的sci期刊有的也是中文核心,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因为一本的学术可能会被多个数据库收录,例如《Science Bulletin》是一本sci期刊,而它的中文版《科学通报》则是一本中文核心,同时还被很多其他的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与sci期刊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一本的学术中文版被中文核心收录,那么英文版可能被sci收录,目前sci收录的国内有18种,均来自中国大陆。这18种中,12种多多少少也出版一些英文文章。
通过以析可以看出国内的核心有可能是SCI,有些很好的国内中文是被SCI收录的,所以有些既是核心,也是SCI,以上是关于中文核心与sci期刊的关系的相关解答。
![如何判断核心杂志和普刊](//l.b2b168.com/2022/05/07/17/202205071704350599174.jpg)
被核心退稿后还能投普刊吗
被核心退稿后还是能再投普刊的。因为被退稿的情况是经常会发生的,尤其还是核心,对于文章的各项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所以通过率并不是那么高,被退稿也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作者的文章被核心退稿了,也是可以修改一下再次投稿核心的,如果不想也是可以向普刊投稿的,主要看作者自己的选择。
一般文章被退改后有两种选择,也是上面说的,一种是直接改投其它刊物,一种是修改文章后再次投稿。作者文章被退后,可以先了解一下被退稿的原因,这样修改后还是可以再重新投稿原核心刊物的。但如果是文章的研究方向与刊物不符,或者说文章有明显的写作问题与刊物要求差距比较大,那么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作者直接改投其它合适的刊物。
如果作者文章问题不大的话,一般杂志社会给出一些修改建议,这样作者修改后再次投稿,杂志社也会进行*二次接收。但如果作者真的是不符合的要求,那么算是修改后再次进行该刊物投稿,那么杂志社也还是会拒收的。而且有的杂志社会明确的拒绝再次接收被拒稿的文章。所以作者文章被核心刊物拒稿后,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投稿。
![如何判断核心杂志和普刊](//l.b2b168.com/2022/05/07/17/202205071704350551424.jpg)
核心编号是什么
核心编号是什么?核心编号指的是的CN刊号和ISSN刊号,这是一本正规的固定刊号,相当于人的。不仅核心拥有编号,普通也都是具备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下核心的CN刊号和ISSN号,大家可以通过该刊号判断是否是正规。
一、核心CN刊号
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代码标识。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区、市)区号。而印有“CN(HK)”或“CNXXX(HK)/R”的依然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
二、核心ISSN(标准国际连续出版物号)刊号:
是为各种内容类型和载体类型的连续出版物(例如报纸、、年鉴等)所分配的具有识别性的代码。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8位数字分为前后两段各4位,中间用连接号相连,格式:ISSN XXXX-XXXX,前7位数字为顺序号,一位是校验位。
![如何判断核心杂志和普刊](//l.b2b168.com/2022/06/30/15/202206301527435030184.jpg)
核心的基础知识及如何去辨别
一般来说,核心都要比普通的影响力大,研究价值要高。当然,核心也由遴选体系选的刊物,里面的文章更是马虎不得。有的报刊的发行量很大,其主办单位级别也高,但它不是以发行学术科研文章为主,也没进入核心。那么核心都有哪几种呢?又如何去辨别呢?
一、我国有那些是核心
社会公认的有北大、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体系。其中三核心会交叉,三合一或二合一。北大2008版通行,其此CSSCI,但是博士毕业和评副正教授都比北大核心档次稍微高,再次为社会科学院“即人文社科核心”。
《中文核心目录总览》2008年版[亦称北大核心;北大2008核心《中文核心目录总览》2008年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会主持。
*五版总结了**版的研究经验,对核心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核心表的学科划分、核心数量)、评价软件、核心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能更准确地揭示中文的实际情况。本版核心定量评价,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达51种,统计文献量达到943万余篇次(1999至2001年),涉及1万2千种。本版还加大了评审力度,1873位学科参加了核心评审工作。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中评选出1800种核心,分属编75个学科类目。
二、“什么是“核心”?
所谓的“核心”是国内某几个大学的图书馆和文献情报研究机构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文献的被检索量、被摘编量、被引用量、被转载量和影响因子等作为评价指标,从我国公开出版的中评价筛选出的一个核心区域。编选者认为,这些被选中的水平质量高、影响面大,代表了中国某类的质量和水平。
三、“核心”是怎样产生的呢?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的《中文核心要目总览》影响,出现得也早。其版1992年推出,以后每四年更新一次,到2008年7月已推出了*五版。目前,各部门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工作的论文评价标准中所确认的“核心”大多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推出的版本为蓝本。随后,类似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据统计,目前全国性的有8家。”
四、“CSSCI来源”[亦称南大核心]
“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作为来源。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8年)数据,来源文献近54万余篇,引文文献320余万篇。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水平。”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
是由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
http://zhishixueshu.b2b168.com